暨南大学人文学院欢迎你!
一、学校简介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创建于1906年),暨南大学是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
学校在广州、深圳、珠海三地设有五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226.81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435.34万册。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4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4个,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二级学科8个。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2800人,其中两院院士(含兼职)10人,境外院士(含兼职)7人,有国家级领军人才71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86人次。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国际化特色突出,已同世界五大洲54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252家高校或科研、教育、文化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学校在日本设立的日本学院已获日本文部科学省认定并逐步扩大办学规模。
二、学院简介
人文学院位于美丽的暨南大学珠海校区,是学校在珠海延伸办学、汇聚学校传统人文社科优势的专业学院。学院设置社会学(学术学位)和法律(专业学位)两个硕士学位点,法学、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管理三个本科专业;设有暨南大学社会学研究中心、暨南大学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中心、暨南大学法律与政策实践中心、暨南大学语言诗学研究所等学科平台;拥有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社会学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科研条件。现有在校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及社会学研修课程学员共计1500余人,学生考研及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较高。
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战略,与美国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比利时KU Leuven,挪威University of Oslo,加拿大Dalhousie University等国外知名高校以及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等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我国知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与交流关系。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港珠澳大桥
校园环境
三、学科简介
(一)社会学学术硕士点
暨南大学社会学有深厚的学科底蕴。自1928年创设历史社会学系始,见证了中国社会及社会学学科的跌宕起伏。现已形成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民俗学(含民间文艺学)、法社会学、体育社会学等培养方向。
社会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现有硕士生导师24人(含博士生导师3人)。任课教师中半数以上具有欧美及港澳台研习经历,毕业于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为国家和广东省的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决策提供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人文学院社会学硕士生导师一览表
招生方向 |
导 师 |
职 称 |
研究方向 |
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 |
张朝华 |
教 授 |
社会经济分析、农村发展与城乡社会治理等 |
任英杰 |
副教授 |
新媒体与社会、社会认知与传播等 |
李 琴 |
副教授 |
社会保障、贫困救助、基层治理等 |
龚翔荣 |
副教授 |
社区治理与发展、社会政策与管理等 |
贾小双 |
讲 师 |
计算社会科学、量化研究方法等 |
李 琳 |
讲 师 |
农业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等 |
傅 蓉(兼职)
|
副教授 |
社会心理学、孝文化与老年社会工作 |
民俗学
(含民间文艺学) |
赵黎明 |
教授、博导 |
文学社会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诗学等 |
朱 鹏 |
教授、博导 |
历史人类学、华侨华人民俗与文化等 |
焦 鹏 |
副教授 |
华侨、华人民俗史等 |
曹海峰 |
副教授 |
文化社会学、美学、文化产业等 |
姜清波 |
副教授 |
中外关系史、华人华侨研究等 |
韩瑞辉 |
讲 师 |
文学社会学、比较文学等 |
杨刘秀子 |
讲 师 |
文学社会学、明清及近代文学、 地域民俗 等 |
法社会学
|
陈 晖 |
副教授 |
女性权利与发展、法律与社会治理等 |
杨辉旭 |
副教授 |
竞争法与竞争政策、经济法与社会治理等 |
白中红 |
副教授 |
法律社会学、国际能源法、国际商事仲裁等 |
陈志杰 |
副教授、博导 |
社会冲突与多元纠纷解决方法 |
江 勇 |
讲 师 |
青少年犯罪 与法律实证 |
王 潺 |
讲 师 |
法社会学、法经济学等 |
卢玉良 |
讲 师 |
法社会学、犯罪学等 |
潘 鑫 |
讲 师 |
法社会学、国际法学等 |
体育社会学 |
杨 雪
|
副教授 |
性别与身体文化、妇女儿童与家庭文化、女性媒介形象研究等 |
梁 枢 |
副教授 |
体育产业 |
备注:请访问人文学院官方网站,在“师资队伍”栏目(https://rwxy.jnu.edu.cn/30483/list.htm)了解详细的师资情况。
(二)法律专业硕士点
人文学院招录全日制法律(非法学)硕士,学制3年,主要面向立法、司法、律师、公证、审判、检察、监察及经济管理、金融、行政执法与监督等部门培养高层次法律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同时,依托暨南大学珠海研究院招录非全日制法律(非法学)硕士,详情请点击链接:2026年暨南大学(非全日制)法律(非法学)硕士招生简章。
人文学院法学专业开设于2001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丰富的法律人才培养经验,已培养法学专业本科生二十四届,近五届毕业生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超过70%。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去向主要有党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国内外大型律师事务所、国有银行及知名企业等。
学院已经组建了一支学科方向齐全、梯度合理的法学专业师资队伍。现有法学专业专任教师17名,校外实践导师6名。专任教师中,有15人具有海外留学或者访学的教育背景及经历,70%以上具有执业律师资格,有研究生导师12人,已指导硕士研究生160余人,博士研究生3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在Hong Kong Law Journal,《法商研究》《比较法研究》《现代法学》等SSCI和CSSCI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130余篇,获省部级社科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人文学院法律硕士生导师一览表
导 师 |
性别 |
职 称 |
研究方向 |
杨 丹 |
女 |
教 授 |
医疗刑法学、比较刑法学、法律实证研究等 |
胡 波 |
男 |
教 授 |
知识产权法、高新技术法律与伦理、知识产权与社会发展等 |
陈 晖 |
女 |
副教授 |
司法制度、司法协助、女性权利与发展、法律与社会治理等 |
周名峰 |
男 |
副教授 |
法律史学、民商法学、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等 |
杨辉旭 |
男 |
副教授 |
经济法学、竞争法与竞争政策等 |
白中红 |
女 |
副教授 |
国际法学、国际能源法、国际商事仲裁等 |
陈志杰 |
男 |
副教授、博导 |
知识产权法、仲裁法、社会冲突与多元纠纷解决方法、港澳法律制度等 |
左常午 |
女 |
讲 师 |
民商法、比较法等 |
江 勇 |
男 |
讲 师 |
青少年犯罪与法律实证 |
王 潺 |
女 |
讲 师 |
法社会学、经济法学等 |
卢玉良 |
女 |
讲 师 |
法社会学、犯罪学等 |
潘 鑫 |
男 |
讲 师 |
法社会学、国际法学等 |
备注:请访问人文学院官方网站,在“师资队伍”栏目(https://rwxy.jnu.edu.cn/30483/list.htm)了解详细的师资情况。
四、学术交流活动
学院大力倡导学术性教学,通过暨南社会学论坛、暨南大学人文讲堂、人文学院“学术活动月”等学术交流平台,持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开拓学生研究视野,提升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培养复合型人才。
暨南社会学论坛:生成性大模型赋能工作、学习和科研
主讲人: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 梁玉成教授
暨南社会学论坛:自学与治学——我与社会学研究
主讲人: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 胡荣教授
暨南社会学论坛:阶层的空间分化与社区治理
主讲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 吴愈晓教授
暨南社会学论坛:城市社区特征与社区治理——一个基于整体主义的分析框架
主讲人:中山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心 蔡禾教授
暨南大学人文讲堂:人工智能生成物著作权保护的冷思考
主讲人: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法学硕士(LL.M)项目主任 何天翔副教授
暨南大学人文讲堂:法律社会学的选题和方法
主讲人:香港大学法律学院 贺欣教授
暨南大学人文讲堂:人工智能情境下网上争议解决机制的发展和管制 主讲人:香港大学法律学院 赵云教授
暨南大学人文讲堂:人工智能的规制及其对法律的未来挑战 主讲人:澳门大学法学院 Rostam J.Neuwirth教授
暨南大学人文讲堂: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背景下的劳动法前瞻 主讲人:四川大学法学院王竹教授
五、招生对象
面向全国高校优秀本科2026年应届毕业生及大学本科学历毕业的人员招生,招生类别包括推免生和全国统考生。
(一)身心健康,综合素质强;
(二)具备较好的科研素养与学术潜质,有突出科研表现;对社会学或法律具有浓厚兴趣和培养潜力;
(三)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的考生,本科阶段必须是非法学专业。
备注:推免生主要面向2026年应届毕业生招生,报名时间为2025年8月21日至9月19日,考生需获得本科学校的推免保送资格。全国统考生主要面向2026年应届毕业生及大学本科学历毕业的人员招生,报名时间在2025年10—11月,12月下旬参加初试,如能顺利通过初试,可于2026年3月参加复试,具体以教育部、暨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的最新政策和日期为准。
六、发展前景
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可选择继续深造,到国内外知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亦可就业于政府部门、研究机构、法律部门和高校等单位,从事实务或研究工作。
七、奖助政策与交流项目
研究生奖助学金:学院做到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全覆盖,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奖学金,按学生综合测评成绩排名评出。此外,学生还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卓越励志学长奖学金、邓瑞林奖学金、梁奇达暨南教育奖学金、优秀科研论文奖等多种奖学金。
出国交流项目:学校、学院为学业优秀的学子设立短期出国访学、联合攻读学位、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交流项目,拓宽学术视野,增加人生阅历。
八、相关招生信息请查询
暨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jnu.edu.cn/)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学制及收费情况请查询该网站首页。本公告中若与教育部、暨南大学相关规定不一致的,以教育部、暨南大学文件为准。 九、联系方式
黄老师,咨询电话:0756-8508936
咨询邮箱:ozhrwxy@jnu.edu.cn
QQ群号:893406933
官方微信公众号:暨南大学人文学院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前山路206号 |